2019年03月12日 星期二
全國青年創客同臺競技 第七屆“大創慧谷”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決賽落幕
日期:2025-08-11
近日,由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共青團重慶市委及共青團四川省委聯合主辦的第七屆“大創慧谷”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決賽在重慶市大學生就業創業公共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市就創中心”)圓滿落幕。40個決賽項目經過激烈角逐,“微納衛星高光譜高空分主被動成像載荷項目”和“光伏直驅復合型熱泵熱水系統技術項目”分別摘得創業創新綜合組及碳達峰碳中和“雙碳”人才組的桂冠。
(大賽戶外場景)
本屆賽事規模創新高 1400個優質項目報名
“大創慧谷”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作為由川渝兩地人社、團委部門聯合打造的高層次、綜合性、多功能、一體化的青年創新創業實踐平臺。自2018年首次舉辦以來,不斷優化賽事流程、完善賽事制度、擴大參賽對象范圍,累計征集各類優質大學生創業項目7700余個,推動1000余個優質項目在川渝兩地落地轉化,服務大學生3萬余人次。
本屆大賽以“智匯巴蜀·創就未來——夢起巴蜀地,業創新川渝”為主題。自3月啟動以來,吸引了來自國內70所高校的1400個優質項目踴躍報名,參賽人次超過4000,賽事規模再創新高。
“參賽團隊數量和高校覆蓋范圍分別較去年增長12%和8%,其中川渝地區項目占比超過85%,大學生項目數量接近90%,充分展現了川渝青年‘敢闖會創’的精神風貌。”據賽事相關負責人介紹。
(大賽活動現場)
精準設置賽道 強化重點產業人才支撐
本屆賽事緊密對接川渝兩地重點產業發展規劃,圍繞科技創新與綠色低碳兩大核心領域,精準設置創業創新綜合組與碳達峰碳中和“雙碳”人才組兩個賽道。
本屆參賽項目與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目標高度契合,75%以上參賽項目屬于“416”科技創新布局和“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重點行業,涵蓋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綠色低碳、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在“雙碳”人才組中,來自重慶大學的“光伏直驅復合型熱泵熱水系統技術項目”項目,針對傳統空氣源熱泵熱水系統依賴市政電網、能效受氣候影響大的限制,通過光伏電能與空氣能的耦合利用,為構建低碳高效的熱水供應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為強化重點產業人才支撐,大賽同步優化參賽機制,創業創新綜合組主要面向高校及青年人才(在校生及畢業5年內高校畢業生),激發源頭創新活力。“雙碳”人才組則不限參賽對象,廣泛吸納技術先鋒、產業精英及科研院所團隊,旨在匯聚綠色低碳領域頂尖智力資源,加速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突破。
“這些高度聚焦、技術前沿、應用場景明確的項目同臺競技,不僅展現了青年創客把握產業脈搏的敏銳度,更將為重慶乃至川渝地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強勁動能。”本屆大賽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材料領域項目路演現場)
路演答辯見真章 40個入圍項目激烈比拼
7月31日—8月1日,備受矚目的“大創慧谷”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總決賽在市中心就業創業服務中心正式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創業者齊聚一堂,40個經過層層選拔的優質創業項目在決賽舞臺上展開激烈角逐,為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創新創業盛宴。
在創業創新賽道中,逆火而行—基于新型隔熱材料及產業化項目,研制出核心產品-殼聚糖凝膠消防面料,有效解決了消防服難以抵御高溫的問題,提高了消防員的救援效率,也更好地保障了消防員的生命安全。通過實物與案例的展示,贏得了場下觀眾及評委們的贊許。
作為評委的市級高級創業導師黃瀟瑩談到:“‘逆火而行’項目所展現的科技力量與人文關懷令人印象深刻。你們研發的殼聚糖凝膠消防面料,為消防員筑起了一道至關重要的‘安全屏障’。這不僅體現了材料科學的創新突破,更是對‘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動實踐。能在市就創中心見證這樣一項將前沿技術轉化為守護英雄生命裝備的成果,我感到非常振奮!我為團隊解決實際痛點、勇于擔當社會責任的精神點贊!”。
據介紹,決賽采取了“路演+答辯+綜合評審”的形式,40 個入圍項目在7分鐘演示和5分鐘答辯中,圍繞創新性、技術先進性和市場潛力展開激烈比拼。決賽評審團由高校專家、一線創業導師、投融資機構負責人及技術經紀人等組成,評審突出“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導向,重點從項目實際發展情況和路演實際發揮情況兩個考評維度進行綜合評價。
在獎項設置方面,大賽設置一等獎每組1名;二等獎每組2名;三等獎每組3名;優勝獎為入圍決賽未獲獎的參賽項目,并頒發大賽優勝獎證書。經過兩天的激烈比拼,最終“光伏直驅復合型熱泵熱水系統技術項目”等2個項目獲得一等獎;“逆火而行—基于新型隔熱材料及產業化”等4個項目獲得二等獎;“芯連心—超低功耗心電—生化—AI全維度心臟監測芯片”等6個項目獲得三等獎。
(逆火而行項目路演現場)
獲獎幫扶措施助發展 構建全鏈條創業生態
大賽持續構建“賽事+政策+服務”的全鏈條創業生態,力促項目扎根重慶、開花結果。主辦方還針對獲獎項目推出系列幫扶措施,助力項目順利落地生花。
據介紹,本屆大賽獲獎項目可獲得優先推薦至“渝創渝新”、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等國家級平臺展示機會,可申請個人最高50萬元、小微企業最高6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同時,符合條件的參賽項目可申請入駐重慶市大學生就業創業公共服務中心“大創慧谷”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及17個區縣大學生就創中心創業孵化基地,并按規定享受免費創業工位、財稅代賬、創業培訓、導師賦能、融資對接等全周期孵化服務。除此之外,還可深度融入重慶市“百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留渝來渝就業創業行動計劃”政策框架,享受“資金扶持—孵化落地—人才賦能—市場對接”的一攬子真金白銀的幫扶舉措。
政策紅利與賽事平臺的疊加效應已在往屆項目中結出碩果。第五屆“大創慧谷”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獲獎項目鷹谷睿科(重慶)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賽事成功落地市就創中心。在市就創中心政策賦能、場地支持、導師幫扶等精準滴灌下,該企業目前實現年產值超500萬元,帶動就業19人,獲軟著13項、專利3項,并成功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充分彰顯了大賽幫扶體系和重慶創業環境的實效。
近年來,為了讓大賽中涌現的優秀“種子”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市就創中心構建了全鏈條、一站式創業生態服務體系。市就創中心在全市17個區縣布局建設了區縣大學生就創中心形成了覆蓋全域的就業創業服務網絡,聚焦軟件信息、科技創新等關鍵領域,為在校大學生及畢業5年內的青年提供“從種子到市場”的精細化服務。精心打造了276個靈活的“初級+深度”孵化工位,積極推行數字化管理手段,線下推行“一企一檔”孵化專員制度,動態追蹤企業成長。
(市就創中心精準幫扶服務)
“大賽以‘以賽促引、以賽助創、以賽聚才’為核心理念,激發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活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賽事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次盛會不僅是對優秀創業項目和創新人才的隆重嘉獎,更是川渝兩地深化協同創新、共育發展新動能的有力見證。大賽的成功舉辦,持續為重慶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澎湃活力。未來,市就創中心將持續優化“全鏈條”創業生態,厚植“渝創沃土”,吸引更多優秀項目落地生根、結出碩果。
責任編輯:郭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