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2日 星期二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重慶市科學技術局關于開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工作的通知
日期:2022-08-24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重慶市科學技術局
關于開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工作
的通知
渝人社發〔2022〕26號
各區縣(自治縣)和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人力社保、科技部門,有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國發〔2021〕24號)和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重慶市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渝府發〔2022〕2號)精神,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提高外籍“高精尖缺”人才來渝工作便利度,決定開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工作。現將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確認定標準
制定《重慶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地方認定標準(試行)》(附件1),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外籍人士,認定為重慶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
(一)符合現行有效的外國人來華工作分類標準中外國高端人才(A類)的。
(二)列入市重點產業急需緊缺人才目錄(動態更新)且符合現行有效的外國人來華工作分類標準中外國專業人才(B類)的。
(三)屬于國際著名獎項提名者(候選人)的。
(四)屬于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
(五)屬于本市有關單位推薦的。
二、把握認定程序
(一)提交申請。符合條件的外籍人才由用人單位或本人向本區縣人力社保部門或市級行業主管部門提交申報材料,區縣人力社保部門或市級行業主管部門初審通過后向市人力社保局報送紙質申請及證明材料。
(二)審核認定。市人力社保局對照《重慶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地方標準》在5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核,向區縣人力社保部門或市級行業主管部門反饋審核結果,同時出具《重慶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確認函》;對審核未通過的,告知未通過原因。
三、加強配套服務
(一)持有《重慶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確認函》的外國人才申請辦理來華工作許可時,市科技局根據《重慶市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計點積分地方鼓勵性加分政策》(附件2)給予積分獎勵,并提供“綠色通道”和“容缺受理”服務。
(二)持有《重慶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確認函》的外國人才,由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優先推薦申報市級相關人才計劃。
(三)持有《重慶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確認函》的外國人才,符合市級人才有關政策的,提供相應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
附件:1.重慶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地方認定標準(試行)
2.重慶市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計點積分地方鼓勵性加分政策(試行)
3.重慶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申請表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重慶市科學技術局
2022年6月25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1
重慶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
地方認定標準(試行)
為加大引進外籍“高精尖缺”人才來渝工作力度,推動重慶高質量發展,參照國家外國專家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外交部、公安部《關于全面實施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的通知》(外專發〔2017〕40號)的規定,結合本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實際,制定本標準。
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外籍人士可以認定為重慶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
一、符合現行有效的外國人來華工作分類標準中外國高端人才(A類)的。
二、列入市重點產業急需緊缺人才目錄(動態更新,由市人力社保局會同相關市級部門另行制定)且符合現行有效的外國人來華工作分類標準中外國專業人才(B類)的。
三、屬于國際著名獎項提名者(候選人)的
1.諾貝爾獎(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經濟學獎)提名者。
2.國際知名獎項(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美國國家技術創新獎章,法國全國科研中心科研獎章,英國皇家金質獎章,科普利獎章,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阿貝爾獎,拉斯克獎,克拉夫德獎,日本國際獎,京都獎,邵逸夫獎,著名建筑獎,著名工業設計獎等)提名者(候選人)。
四、屬于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
1.重慶人才計劃(“重慶英才計劃”等)入選者。
2.擁有科技創新成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重慶市國際科技合作獎獲得者,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項目、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承擔國家、本市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科研團隊外籍核心成員,重慶市“揭榜掛帥”科研項目揭榜團隊的主要負責人等)。
3.擁有QS世界大學排名前500名知名大學博士學位或排名前200名知名大學碩士學位或在渝從事博士后科研工作的外籍人員。
4.跨國公司重慶地區總部、中央在渝和本市重點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
5.擁有博士學位且曾在國外高校、科研機構擔任相當于副教授(副研究員)及以上職務(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
6.在本市教育、科研、新聞、出版、文化、藝術、衛生、體育單位擔任副高級及以上職稱或擔任主要領導職務,或享受同等待遇的專家學者。
7.在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柱產業等領域直接投資,實繳注冊資本600萬元以上、連續三年投資情況穩定的企業,由該企業推薦的科研技術骨干和高級管理人員。
8.持有《重慶市境外職業資格證書認可清單》中證書的專業人才;具有特殊專長、高超技能或數字技能,屬于重慶緊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9.獲得國際技能大賽獎項,國家級創新創業大賽、技能大賽一、二、三等獎或省部級大賽一等獎的選手。
五、屬于本市有關單位推薦的
1.市級行業主管部門根據本市經濟社會發展和重點產業需要推薦的外籍人才。
2.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等國家級開發開放平臺推薦的急需緊缺外籍人才。
3.在渝高校、科研機構、總部企業等推薦的具有中長期科研合作或者教學合作關系的外國專家。
《重慶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地方認定標準(試行)》將根據科技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的意見適時進行修訂。
附件2
重慶市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計點積分
地方鼓勵性加分政策(試行)
為引進更多的外籍人才來渝創新創業,根據國家外國專家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外交部、公安部《關于全面實施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的通知》(外專發〔2017〕40號)的規定,對符合條件的外國人才給予積分獎勵,符合多項條件的累計積分、最高不超過10分。具體如下:
1.對持有市人力社保局出具的《重慶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確認函》的,獎勵積分10分。
2.對近三年在國內取得外國高端人才(A類)工作許可或高端人才確認函的,獎勵積分10分。
3.獲得省部級表彰(獎勵)的,獎勵積分10分。
4.對本市大科學裝置、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引進的科研人員,獎勵積分8分。
5.對市級科技創新基地引進的科研人員,獎勵積分5分。
6.對入選國內地市級人才計劃的,獎勵積分5分。
7.對在本市創辦企業、實際出資額不低于100萬元的外籍出資人,獎勵積分5分。
8.對四川省科技廳給予積分獎勵的,獎勵同等積分。
附件3
重慶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申請表
申 請 人 姓 名:
申請人所在單位:
填 寫 說 明
1.本人符合的認定條件
對照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標準填寫。相關證明材料蓋章復印件作為附件同步報送。
2.本人符合的計點積分政策
對照重慶市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計點積分地方鼓勵性加分政策。相關證明材料蓋章復印件作為附件同步報送。
3.申請人承諾
申報人必須親筆簽字作為承諾。請勿空缺或由他人代簽。
4.所在單位審核意見
由申請人所在單位核實申報(印證)材料、個人情況是否符合申請條件,同意申請后加蓋公章。
5.區縣人社部門或市級行業主管部門意見
由呈報單位的主管部門審核并加蓋公章。重慶市直屬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由市級行業主管部門填寫,各區縣所屬企事業單位和非公有制企業由所在區縣人社部門填寫。
重慶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認定申請表
(樣表)
姓 名 |
性 別 |
國籍 | 照片 |
|||||
出生年月 |
護 照 號 碼 |
|||||||
畢業院校 |
畢業時間 |
|||||||
最高學歷 |
最高學位 |
|||||||
手機號碼 |
電子郵箱 |
|||||||
現居住地 |
||||||||
來渝工作 單位/職務 |
工作類型 (全職/柔性) |
|||||||
合同(協議)起止日期 |
20 年 月 日至20 年 月 日 |
|||||||
本人符合的 認定條件 |
如:符合《重慶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地方認定標準(試行)》第四款第2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獲得者”條件。 |
|||||||
本人符合的計點積分 政策 |
如: 符合《重慶市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計點積分地方鼓勵性加分政策(試行)》,第1條“持有市人力社保局出具的《重慶市外籍“高精尖缺”人才確認函》的,獎勵積分10分”相關規定。 |
|||||||
申請人 承諾 |
本人承諾提交的申報材料中所有內容真實,由于提供內容不真實所產生的一切后果,本人愿承擔全部責任。
申請人簽名: 年 月 日 |
所在單位審核意見 |
經核實,該申報人提交的所有申報材料內容均真實。同意申報。
(蓋章) 年 月 日 聯系人: 聯系電話: |
區(縣)人社部門或市級行業主管部門審核意見 |
經審核,該申報人提交所有申報信息準確無誤,符合申報條件。同意推薦該申報人申報。
(蓋章) 年 月 日 聯系人: 聯系電話: |
市人力社保局意見 |
(蓋章) 年 月 日 |
責任編輯:田茂霖
附件